「騙子能騙多久,是由傻子決定的。」
「真正的救贖,並不是廝殺後的勝利,而是能在苦難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寧。」
「如果你繼續去尋找幸福是由什麼組成的,你永遠不會找到幸福。如果你一直在尋找人生的意義,你永遠不會生活。」
–阿爾貝·卡繆( Albert Camus)
一個未受過教育的法國人馬車夫,和一位目不識丁,具有西班牙血統的女子,於1913年的今天,在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生下一個小孩,這小孩後來成為世界級的文豪卡繆。
卡繆兩歲時,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他父親應徵加入法軍,卻在戰場受傷不治。卡繆的母親帶著他和哥哥搬到祖母家裡,住在阿爾及爾的一個工人社區。母親先在工廠工作,之後當清潔工。
卡繆靠獎學金讀完中學,又半工半讀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,畢業論文是《新柏拉圖主義和基督教思想》(1936年)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卡繆參加了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地下抵抗運動。大戰爆發時他任《阿爾及爾共和報》主編,後在巴黎任《巴黎晚報》編輯部秘書。德軍侵法後,卡繆參加地下抗德組織,負責《戰鬥報》的出版工作。
卡繆以1942年發表的《異鄉人》而成名。其他還有小說《鼠疫》(1947)、《反抗者》(1951)、隨筆《薛西弗斯的神話》(1942)、劇本《卡里古拉》(1944)、《正義者》(1949)、小說《墮落》(1956),及短篇小說集《流放與王國》(1957)等。1957年卡繆獲諾貝爾文學獎。
卡繆為何寫作?用他的話回答:
「這個世界充斥著謊言和奴性,孤獨的荒草到處蔓長。無論我們每個人有何弱點,作家職業的高貴,永遠建立在兩種艱難的任務:拒絕謊言,反抗逼迫。」
他雖然宣揚「純粹的反抗」,但反對革命暴力。
遺憾的是,1960年1月4日,卡繆搭出版社朋友的座車要回家過新年,半路上汽車撞上了國道的一棵懸鈴木,卡繆當場過世,時年46歲。
有史學家推測,因為卡繆批評蘇聯的暴行,因此被暗殺。